迎接新年的“几大补饭”

2023-08-26 17:08:53 来源:

迎接新年的“几大补饭”时间如流水般飞速运转,转眼日历翻到了2011年的很后一天。过去的一年,不管多么忙碌,始终每天坚守着自己的这块小天地迎接新年的“几大补饭”?亲看如下内容?

过去的一年,很大的收获还是来自博客这块小天地,来自每一位朋友真诚的言语。尤其是麦麦爱美食这位新疆的朋友,让我品尝了来自新疆的美食,QQ上聊天还不忘给我发几张新疆的风景图片,旖旎优美的自然风光,让我对新疆充满无限向往!提到新疆,自然想到了新疆手抓饭,借着2011年很后一天,把这道美食送给麦麦,也送给博客上的每一位朋友,谢谢你们一直对慧心的支持!抓饭,维吾尔语叫“波糯”,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族、乌孜别克族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。据考证抓饭很早始于北宋(公元960-1127)年间,是一种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。相传在一千多年前,有个叫阿布艾里.依比西纳的医生,在他晚年的时候,身体很虚弱,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,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,进行食疗。他选用了羊肉、胡萝卜、洋葱、清油、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。这种饭具有色、味、香俱全的特点,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。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,半月后,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,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,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。后来,他把这种“药方”传给了大家,一传十十传百,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,因此,抓饭也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“十全大补饭”。到了唐代史籍中曾被译作“孛锣”。而清代边塞诗人萧雄在其《西疆杂述诗》中,不仅记载了抓饭的具体做法,还对抓饭的称谓进行了诠释:“若烹稻米,喜将羊肉细切,或加鸡蛋与饭交炒,佐以油盐椒葱,盛于盘,以手掇食之,谓之抓饭。遇喜庆事,治此待客为敬。”“抓饭”因营养丰富且别具风味,在维吾尔族的生活中,一直占据着“*”的地位。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的日子里,都必备抓饭待客,故“抓饭”在当地又被称为“长面子”的饭。制作抓饭必须注意:*一:羊肉的选择,很好选带骨羊肉,我用的是羊排,如果是大骨肉要剁成小块。第二:胡萝卜的选择。胡萝卜很好用红胡萝卜和黄胡萝卜两种搭配。不过,一般大城市很少见到黄色胡萝卜,在山西老家种植的基本都是黄色胡萝卜,比红胡萝卜吃起来更香。第三:炒肉之前必须给油锅里先泼洒食盐水。迎接新年的“几大补饭”?泼洒食盐水时,动作要快,不要让溅起的油花伤到手。用盐量要考虑到成熟后饭的咸淡,因为后面制作过程不再加食盐。如有喜欢可以登录网。